其他
刘须宽:归根到底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六个必须坚持”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是党和人民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基本出发点,是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
只有根植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
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始终保持开拓奋进,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2021年6月25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根本上说,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几天之后,在天安门城楼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将“从根本上说”完善为“归根到底”,更加凸出了理论溯源的彻底性。2022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2022年7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新论断,进一步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与马克思主义“行”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将“化”的过程内聚到马克思主义之内,实现了从对客体依附的“宾格”性状向“主体自觉”“主体自发”“理论自觉”的“主格”性状的一次重要转换、重大的思想自觉的跃升,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相当于在时间和空间上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两次“化”形、二次重构、涅槃升华。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百年成就无比辉煌,百年大党风华正茂。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在新时代新征程创造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来看,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并不存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必须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展示基本理论的强大生命力与时代的适应性。我们要学精悟透用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历史担当、展示历史主动,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 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在坚持“两个结合”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